电梯3D光幕、进口电梯光幕、门科光幕、琼斯光幕、电梯显示屏

当您在选择合适的光幕是,有几个因素非常重要。包括二极管数量、光束数量和响应时间,这些因素都在确定特定光幕的相对性能中起作用,并且应该综合考虑评估。

二极管数量与光束数量

光幕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包含的二极管数量。二极管数量与可以检测到的最小目标有关,尤其是在光幕检测边缘。

光束数量也是检测光幕性能的标准之一。如果正确部署,交叉光束可以改善较小物体的检测能力。使用每个二极管四次或五次扫描的十字交叉模式,除光幕边缘外,几乎可以在光幕之间的任何位置检测12mm(儿童的手指)。
但是,规定的光束数量仅适用于较宽的间距,而光束有时灵敏度较低,因此它们实际上是多余的。进一步增加光束数(三个向上和三个向下)不会提高性能。

扫描速度

一些光幕制造商声称拥有偏移对角线光束系统和更快的扫描的性能优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想象一下两套光幕直到门关闭时都使用相同的交叉扫描方法。光幕A有32个二极管,而光幕B有24个二极管。

当门相距大约600mm或更远时,光幕A切换到上下双光束模式,每个二极管进行四次扫描。这大大增加了光束密度。

能探测到50mm不透明物体是光幕测试的基准。下面的扫描比较了光幕A和B探测50mm物体的性能。连续的红线表示完全检测,而虚线表示探测盲区。可以看出,光幕B有许多间隙,但光幕A完全没有。


当门接近关闭时,光幕B的性能愈发弱——近距离灵敏度下降并且只能探测到相对较大的物体。

光束之间的大间隙可以间接地将光幕的响应时间延长到几秒钟。在检测到物体(例如手)之前,门必须移动相当远的距离。探测器B可以非常快速地扫描,但如果它几秒钟内无法探测到某人的手,则这是毫无意义的。

响应时间

光幕的响应时间是次要因素。在设计或规范阶段减少响应时间不会产生特别的影响,因为它对光幕的性能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电梯门以低速运行,以避免对乘客或设备造成物理损坏。光幕安装在内门和外门之间。门的深度(从前到后)意味着有几厘米无法被探测的空间。

相对较快地关闭速度意味着电梯门具有更高的撞击人员或设备(婴儿车,轮椅,手推车等)的风险。电梯门的通常关闭速度为0.5m / s。即在100ms内,门仅行进5cm,直到光幕被触发。门本身具有惯性,因此即使在触发后它们也会继续行进一小段距离。

即使提高光幕扫描或响应时间的性能,乘客也几乎感知不到其导致的细微差别。任何人都不会注意到可以在50ms内响应的光幕与响应时间为100ms的光幕之间的差异。

欧捷光幕产品通常扫描每个二极管大约1.5ms,加上扫描结束时的其他处理。由此可知,标准32各二极管检测器的扫描速率约为70ms,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只要任何光束受阻,硬件输出就会在几毫秒内触发。因此,平均响应时间将短得多,大约为40ms。

结论

以上信息可以简化为几个关键点:

  1. 二极管的数量是光幕最重要的特征。 32个二极管光幕比24个二极管能够检测到更小的物体,并且速度更快。
  2. 图案中的光束数量决定了可以在现场任何地方检测到的最小尺寸的物体。
  3. 光幕的响应时间是次要因素。考虑到门的关闭速度,响应时间45ms和70ms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分享文章

微信扫码
转发此网页

相关产品

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体验。若您继续使用本网站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要获得关于这些cookies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此处